年老的健康風險就是人口老化面對的四大挑戰:
一般人在健康狀態下,總認為不幸的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已身上,抱持鴕鳥心態,還有人認為等到需要的時候再來買就好了,忽略保險是保障未來不可預料事故所致的損害。
因此,提醒趁著健康狀態良好時,趁早依自己對醫療品質的需求及預算,規劃相關的醫療保險:
@普通健康險:
1)定期型醫療險--保費較低廉,缺點是只能提供保障至一定歲數;
2)終身醫療險--保費較高昂,優點是繳費期數有限,保障終身。
若受保人担心普通健康險理賠的金额太少,還可考慮増加一些附加險種:
@癌症險:
癌症已連續30年成為頭號疾病殺手。此附加險可令受保人因罹患癌症時,除了第一層的健康險之外多一層癌症險的給付項目。
@長期看護保險:
經常看到安養院的老人,他們不一定需要長期住院,但需要他人長期照料才能過正常生活。此附加險可令受保人在需長期看護時,可獲得額外的賠付。
長命風險
隨著平均壽命的逐年增長,人是愈活愈久,中間的因素包括醫藥的發達,健康養生風的崛起……都是長壽的主因,根據日本厚生省的調查顯示,亞洲國家/地區持續長壽的趨勢不減,從以上調查顯示,女性約比男性長壽約4〜6歲,且女性的平均壽命再過10年有機會突破90歲大關,如果現在人都平均在60〜65歲退休,那退休後要支應的財務規劃將面臨如何切合更長期的退休生活的挑战,也勢必對各地政府的退休政策及退休財政造成重大影響,同時,這些國家/地區也都面臨少子化危機,當新生人口銳減,而老年人口又活得久,將令各類年金適勢出現危機及缺口!
通貨膨脹風險
買東西能“物超所值”是一件美事;如果不能,至少“一分錢”也要買到“一分貨”。但是,如果,過去能買到“一分貨”的“一分錢”,現在卻只能買到“半分貨”,那麼消费者的損失可就大了。聰明的消费者一定會說,“通貨膨脹了!錢不值錢了!”
經濟學家將通货膨脹定義為“一般物價水準在某一時期内,連續性地以相當的幅度上漲”。在通貨膨脹之下,物價年年攀升,購買力降低了,生活水準因此會受到影響。
以通貨膨脹率3%為例,如果計算未來30年後(假設是65歲)退休,预算每月領34,146元就可滿足,希望過每個月3萬元的退休生活水準,經通脹率3%折現30年,只相當於現在14,068元等值購買力而已。期望30年後享有現值3萬元的退休生活水準,相當於65歲時每月72,818元,通貨膨脹威力不可輕視。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2011年9月發佈的《2011年亞洲發展前景(更新版)》稱,亞洲新興經濟體2011年和2012年的經濟增速達7.5% ,這主要因外部需求疲弱影響了地區經濟表現,該行曾預測稱,亞洲新興經濟體2013年通脹率達5.8% 。可見得前項的3%的通脹估算,已經是保守的計算,通貨澎脹的風險不容小覷呀!
投資風險
瑞士銀行资深經濟顧問梅納斯(George Magnus) 著作「老年危機」(Age Of Aging)中指出,下一個橫掃全球的重大金融危機不是卡債危機、循環信用危機或中國危機,而是退休金缺口危幾與銀髮族危機。
梅納斯指出,金融海嘯在不到1年內,把美國401(K)退休金計劃財富蒸發2兆美元,英國類似的確定提撥退休金計劃價値也鋭減約三分之一。
更讓人擔心的是,于2007年,當時先進國家過半退休人士沒有足夠的時間儲蓄,這點表示各國政府、民間企業與個人對人口結構的變化準備不足,難以應付即將爆發的退休金危機。民間企業退休基金計劃正陷入美元風暴的中心,美國企業尤其如此,因為全球空頭市場蒸發了退休基金計劃的大量資產之際,退休金保護法又提高了企業的出資負擔。以英國為例,英國企業情形一樣差,英國電信退休金負債高達50億英鎊、英國郵局40億英鎊、英國航空15億英鎊。
一般投資人除非本身專研投资領域,否則很難面對瞬息萬變的大環境,經常追高殺低的行為,甚至追逐名牌流行風,好不容易存的老本怎麼蒸發掉的都不清楚,市場總是充滿投機訊息,投資人無法明確辨識,只好在每次的錯誤失敗中重新起來,相當可悲。
唯有建立系統化的退休金理財並具有正確的投資觀念,認清現況及風險屬性,瞭解理財目標需求,以理財計劃指導資產配置,堅持有紀律的投資行為,定期檢視,追蹤檢討,確認投資策略持續向通往理財目標的路途邁進,才能在任何海嘯、風暴中讓您的規劃仍然安穩與順利!